中国生物医药市场增速惊人 默克集团加码在华布局Issuing time:2018-03-22 00:00 根据最新公布的财报数据,2016年,默克医药健康业务领域的净销售额在2016年增长了4.6%,但生命科学业务领域净销售额的增长却骤增至68.6%,达到57亿欧元,成为默克集团增长最强劲的部门,而中国又是该业务领域增长最快的区域。加快布局全球增速最快市场 2015年11月,默克以170亿美元的代价完成了对生命科学技术公司西格玛奥德里奇(Sigma-Aldrich)的兼并收购,这场默克集团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收购,促成了默克整个生命科学业务部门的成立,如今,该部门的业务总量已占集团业务总量的38%,成为该集团增长最强劲的业务之一。 默克加码中国生命科学业务逻辑不难理解:根据最新公布的财报数据,2016年,默克医药健康业务领域的净销售额在2016年增长了4.6%,但生命科学业务领域净销售额的增长却骤增至68.6%,达到57亿欧元,成为默克集团增长最强劲的部门,而中国又是该业务领域增长最快的区域。 默克执行董事会成员兼生命科学首席执行官吴博达(Udit Batra)透露,未来默克生命科学的在华业务将在两大领域加大投入,其一是目前已经竞争激烈的应用解决方案领域,另一个在生物类似药领域,“我们会投资本地化的生产、流程、研发,现在这个时间节点上,我们看到中国的需求非常强劲。” 生物制药上游产业链快速跑马圈地 但不仅仅是默克,包括GE、赛默飞、赛多利斯在内的众多厂家也都在这一生命科学的上游领域加速跑马圈地,因为随着新旧技术的调整升级,生物细胞培养的一次性技术因在制药过程中能显著降低清洗、消毒、验证的成本,避免产生交叉污染等优点大有淘汰过去不锈钢细胞培养技术的趋势,而现有市场占有情况也将决定其后一次性耗材的市场争夺。 战略布局的重新设定往往带来人员的重新调整:在今年年初,GE中国研发中心就对外承认了一项大规模的研发人员调整事物,包括水处理、化学材料在内的传统业务研发人员被被裁员、调整,而以人工智能、生命科学为代表的新兴业务获得了更多的人员支持。 “在中国的“十三五”计划当中,政府承诺要从全球前列的大学当中招聘名专家,所以我们也会关注这一点,招聘对应的人。”吴博达表示。 根据IMS此前的统计数据, 2015年全球医药市场规模(不含医疗器械)超过了一万亿美元,在这其中,生物药市场占据了约20%的份额。但在中国,目前生物药市场规模只占全国医药总规模的4%,远低于全球平均水平,IMS预计,在未来中国生物类似药市场增长会远远超过整个医药市场的平均水平,目前每年的平均增长达到了50%以上。 生物发酵相较于生物医药、生物农业等重点产业,发酵工业低调得多,尽管该行业的发展是显而易见的:2011年,我国生物发酵产业产品产量达到2055万吨,产值为2500亿元。而在2005年,两者数据分别为800万吨、400亿元。产品种类也从此前三大类50多种发展到现在七大类300多种。 以生物制药举例,生物制药的生产方法主要有化学合成法、半化学合成法和微生物发酵法,其中以半化学合成法和微生物发酵法应用较为广泛,这两种方法的共同点是都需要进行微生物发酵。 生物发酵产业在生物制造产业所占比重大约80%以上。和生物医药、生物农业一样,生物制造亦是生物产业的重点领域。同时,生物发酵产品已广泛渗透到纺织、造纸等多个行业。未来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顺势而动 生物发酵行业新机遇 广东省一直是生物产业大省,近年来在国家有关政策的大力扶持下,生物产业蓬勃发展,形成一个庞大的产业聚集地。 由广东省生物技术产业化促进会、广州振威国际展览有限公司强强联手主办的2017中国(广州)国际生物发酵产品及技术装备展览会暨生物发酵国际高峰论坛,将于9月15至17日在广州广交会馆举行,展出面积预计达20000㎡,500余参展企业,超过10000名观众共襄盛举。 在国家科技部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办公室、农业部中国农业科技创新工作委员会、广东省科技厅、广东省食品检验所、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等部门领导、专家、企业的大力支持下,聚集生物大健康产业,为您打通产业链条。 展会同期将举办多场高峰论坛,来自国家商务部、国家发改委、国家科技部、广东省科技厅等政策制定部门,中科院、中山大学、清华大学长三角研究院生物医药研究所、美国麻省理工大学、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华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等研究所,广东省生物技术产业化促进会、国家科技部科技成果转化办公室、广东省高新技术企业协会等权威组织及领先技术企业携手海内外行业内顶级专家参与20多场专业会议论坛,致力于打造一个政、产、学、研一站式的生物发酵行业交流平台。 秉承振威展览股份20年优秀品质,联合30万海内外精准数据库、200多家权威媒体合作联盟,9月15日至17日广州国际生物发酵产品及技术装备展览会诚邀您的加入,共同创造生物发酵行业新奇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