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生态就是保护环境 保护人体微生态就是保护健康Issuing time:2018-03-22 00:00 近日,科技部新药项目评审专家、国家微生态高技术示范工程基地负责人、著名微生态新药创研专家、山东省微生态学会主任委员崔云龙教授指出,目前,我国我国诸多慢病高发,医院病满为患,一床难求的重要原因之一是人体微生态系统正像六七十年的中国大地一样,遭受了严重的人为破坏所致。若不引起政府的高度重视和采取有效措施,这种状况只能愈演愈烈,严重影响国民健康并大量消耗医保资源。要破解这种现状就必须早日让政府和全国民众都认识到,“保护生态就是保护环境,保护人体微生态就是保护健康”。 崔教授说,提起地球植被对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大家都知道。但提起人体微生态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性就没有多少人知道了。其实人体微生态对于人体健康的重要性,就相当于植被对于生态环境。 我们知道如果地球上植被过少,绿化率不够,就会出现环境恶化,不是洪涝就是干旱。若没有了植被,那必然荒漠化,伴随荒漠化的是气候变恶劣和严重干旱,成为寸草不生的不毛之地。所以,保护生态就是保护环境,就是保护我们的家园,这一道理已成为共识。但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时,政府和民众并不这样认为。在向荒山要粮、向湖泊要粮、向草原要粮的号召、指示下,森林被砍伐为秃山、湖泊被填平、草原被翻耕,严重破坏自然植被的行为,造成了灾难深重的生态失衡、环境恶化,致使洪涝、持续干旱等严重自然灾害不断。痛定思痛,中央终于认识到了植被对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发出了退耕还林、退耕还草、退耕还湖的号召,把打造天蓝地绿水清、健康宜居的生态环境作为头等大事。通过多年的政策扶持、大力倡导等努力,终于逐步恢复了青山绿水。生态的改变,使环境随之发生了巨变。这是大家有目共睹的事实和变化。 教授继续说,目前,我国人体微生态系统正像六七十年的中国大地一样,正在遭受着严重的人为破坏,几十年来长期不合理的滥用抗菌药,把人体微生态系统已毁坏的千疮百孔,有些人的微生态系统已经到了崩溃的边沿,有些人的微生态系统已经崩溃。崩溃者就会因个体易感性差异或患上了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溃疡性结肠炎、甚至肠癌,或患上了糖尿病、肥胖、湿疹、类风湿关节炎、心脑血管病、抑郁症等各种疾病,这正是我国诸多慢病高发,医院病满为患,一床难求的重要原因之一。人体微生态即将崩溃者也已行进在通往上述各种疾病的途中,巨大地潜在的患者群正在悄无声息的涌来。 所以,大力普及宣传人体微生态知识对预防慢病、提高国民健康水平,打造健康中国,意义重大,刻不容缓。是将习书记“要坚定不移地贯彻预防为主方针”,“把以治病为中心转变为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正确轨道上来的最有效措施。 但由于人体微生态学虽然有40余年的发展历史,可前三十年基本属于筑底期,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是近年来才被重新认识、重视的新领域、新学科。因此,迄今,我国所有大学里,都尚没有开设人体微生态学这门课程,不仅广大民众,就是广大医生,也没有系统学过这门课。所以,越早向广大医生、民众普及人体微生态知识,对于科学诊治、合理处方、以及慢病预防、减少医疗费支出就越有意义。 为此,建议国务院和卫计委将人体微生态学纳入医生继续再教育的必修课。通过国家积极组织和倡导,使广大医生能充分认识到人体第九大系统--人体菌群对健康的重要意义,认识到人体菌群失调与慢病高发的密切关系,认识到在诊治时,要充分考虑人体菌群的情况,才能做到合理用药,科学防治。 建议国务院和教育部能将人体微生态学知识纳入到小学、初中、高中的人体卫生知识教材中,使普及教育能从娃娃抓起,并把人体微生态学纳入医药类院校的必修专业基础课,设立硕士、博士学位授予点。 建议国务院和中宣部、中央电视台、新华社、人民日报、科技日报等国家级大型媒体,在黄金时间段、或主要版面开设人体微生态学专题节目、专栏。使广大民众从小就能认识到“保护生态就是保护环境,保护人体菌群就是保护健康和生命。” 相信只要党中央和国务院高度重视、积极组织和大力倡导、宣传,仅需要一二年的时间就能使广大医生和民众均认识到“要想少生病、身体好,保护自己菌群是法宝。”这一健康理念。 崔教授认为,当我国广大医生和民众都认识到“保护生态就是保护环境,保护人体微生态就是保护健康和生命。”和“要想少生病、身体好,保护自己菌群是法宝。” 这一健康理念之日,就是“健康中国”开始实现之时。从那一刻起,将使我国人均健康寿命逐步提高5-10年,并可每年为政府和民众节省慢病治疗费用万亿元。综合国力将因此而大大提高。 |